找到相关内容1364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坛经》中的阿含精神

    上。同样的,《坛经》也是处处回归到自己的身心上,六祖说:  造寺布施供养,只是修福,不可将福以为功德。  自修身是功,自修心是德,功德自心作,福与功德别。  针对当时念佛往生、造寺布施的风气,六祖的回归自己的身心,确实使韦刺使等人,大为震撼。阿含经中所说的「汝等当知自洲以自依,法洲以法依」(杂639经),在《坛经》中,同样强调自归依:  自归依者,除不善行,是名归依。……自悟自修,即名归依也。… 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3147817.html
  • 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之比较

    、无著、世亲诸大菩萨互相造论,阐明西方净土殊胜,历代高僧大德竭力自修化他,千百年来,一枝独秀,方兴未艾。在此特将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作比较,并无分别比较之念,只为随缘而论,人间净土早日实现。  比较一:...

    寂雯居士讲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5048571.html
  • 佛团与寺庙

    群众,接引众生。  佛团的成立,具有一定的意义与启示。它是在於肯定、辅助寺庙之发展。  回顾历史,苏门答腊的佛教曾盛极一时,後来因偏重自修而与群众脱节,终於没落消失(见阿拉达斯:()。  後期印度佛教...

    洪祖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5449159.html
  • 灵岩山寺访僧记

    其余众僧各司其职。傍晚,又是一个半小时的晚功课,学僧再进教室上晚自修。学僧与和尚,个个僧衣素食,功课紧张,劳动也不轻松。一些老法师说,灵岩山寺和尚过去还要种田自耕自食,每天背面、挑米、担菜上山,身上...

    苏 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5850706.html
  • 江西佛教简介之佛教教育(江西省尼众佛学院)

    童蒙止观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书法》、《语文》等19门。中级班旨在培养法师和寺庙执事,以自修为主,开设《金刚经》、《楞严经》、《六祖坛经》、《禅宗讲录》、《大乘起信论》及《金山规约》等课程。 近年来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3251333.html
  • “无相颂”与佛法大意

      “无相颂”与佛法大意  【善知识,吾有一无相颂,各须诵取。在家出家,但依此修。若不自修,惟记吾言,亦无有益。听吾颂曰:   说通及心通,如日处虚空。唯传见性法,出世破邪宗。   法即无顿渐,迷悟有迟疾。只此见性门,愚人不可悉。   说即虽万般,合理还归一。烦恼暗宅中,常须生慧日。   邪来烦恼至,正来烦恼除。邪正俱不用,清净至无余。   菩提本自性,起心即是妄。净心在妄中,但正无三障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1353337.html
  • 三时学会清净学长纪念朱芾煌居士文

    》,不复旁婺矣。于是清净为阐大乘法相了义真理,芾煌居士闻之,毅然弃舍随自意解,从初研习法相经论,专心听讲。清净讲成唯识论圆满后,赴房山云居寺休养,闭关自修。以《瑜伽师地论》文义难解,自昔以来疏释甚略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5053378.html
  • 观自在菩萨的含义

    众生故。名菩提萨埵。又菩提是自行。萨埵是化他。自修佛道又用化他,故名菩萨。”《天台戒经义疏》上曰:“天竺梵音摩诃菩提质帝萨埵。今言菩萨。略其余字。译云大道心成众生。”等不等观杂录一曰:“菩萨之萨字,说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3953789.html
  • 出家人之承担

    。对世出世法要广学多闻。如今电脑盛行于世,我认为我们当代的出家人,不能仅是隐居寺庙或山中自修,还要入世学习并接受新的科技,运用它来将佛法传播至每一个社会角落。自古以来,佛教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,...

    演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80254127.html
  • 新八识规矩颂

    守培以家境贫困,父母早逝,幼年仅读过数年私塾,学问并没有根底。他出家后习唱诵,住禅堂,未读过佛学院,亦未闭关阅藏或潜修,故文字般若之修养亦不深厚。所以,他初听《弥陀疏钞》,竟至不解义理。但由于他天赋绝高,加以刻苦力学,勤于自修,使他在佛法义理的解悟上有相当的成就。如对《金刚》、《维摩》、《楞严》、《起信》等大乘经论,他“无师自通”:而对法相、唯识之学,更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——虽然这种见解,在当时...

    守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2454271.html